| ||||||
| ||||||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生活原有的宁静,城市的烟火气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压抑气氛。 早晨六点,徐州东站的高速路口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徐州运河祥院项目的刘世锟、季发桂、王斌、黄国壮已经开始一天的志愿工作。 4月26日,由于上海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徐州是紧邻上海的交通要塞,交通的疫情压力形势严峻,徐州市在控制好市内疫情的基础上,为严防市外病例输入,在高速公路收费口对市外来徐车辆进行严格管控。 徐州经济开发区向项目发出支援请求,在关键时刻,徐州运河祥院项目积极响应,挺身而出,主动抽员工作为志愿者。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他们迅速行动、主动请战,“我们将时刻听从组织召唤,服从安排,坚决完成任务”。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行动,配合防疫部门和交通警察工作,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展现电建市政乐于奉献的精神。 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责任落在岗位上。 “我们主要负责对来徐的大货车进行登记:司机和同行人员的姓名和手机号、始发地点和目的街道、接驳单位和接驳人员信息,引导他们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季桂发说。 “刚去的一两天还是有一些不适应,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防护服隔绝病毒的同时,也像蒸笼一样让我全身汗流不止,但我还是提醒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检查每一辆过往车辆。”这是志愿者王斌的真实感受。 抗疫志愿者虽然去的不是抗疫疫一线,按照防疫要求,他们依然需要穿戴好全套防护用具,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每天工作13个小时。 五月徐州,气温已经达到30℃,不到半个小时,防护服里边就湿透了,面罩上也早已一层水雾,他们只能用手简单擦拭一下,接着登记车辆信息,每天要登记好几百辆货车信息,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持续的高温和漫长的等待,总让人心情烦躁,有些货车司机不理解。 “为什么我从低风险地区过来,也没在中高风险地区停留,还需要层层管控登记信息呢?” “为什么我有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还要在这排队做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呢?” 每每这时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沟通解释,直到司机们配合完成了登记和检测工作。 很多车辆来自高风险地区,作为无数志愿者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每日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和人员,谁也无法保证所有接触到的车辆和人员是绝对安全的。 “我们没有逃避、没有退缩,并非是我们对病毒没有畏惧,只是既然我们穿上了这身衣服,我们就担起了这份责任,就必须坚守。亲身体验过后,才发现防疫人员远比你想象的还要辛苦”。刘世锟说。 在烈日的曝晒下,无论是我身边那些忙碌的公安民警们。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兢兢业业,不管天气多么热,自己有多累,都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他们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激励着我,让我深刻地体会了什么叫做“为人民服务”,也让我深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战胜不了敌人! ——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感同身受。看见初心,听到自己的初心,他们在徐州这边热土上真实的生活过。 疫情风险逐渐降低,他们工作更换成打电话,询问社区的隔离情况。对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进行查验,志愿工作回去,还要处理项目的工作。 在项目上,他们是施工员、安全总监、资料员,现在他们的身份是志愿者,他们中有党员、团员、青年,也是电建市政的一员,无论是哪种身份都是一份“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承诺,彰显了市政集团责任担当和使命必达的精神。 志愿者们受到经开区领导和社会业界的一致好评。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送来的感谢信及志愿服务证书,对博体育app电建市政集团志愿团队疫情期间项目志愿服务团队身体力行,放弃休息在经开区徐州东高速入口进行疫情防控值班的辛勤付出和敬业精神表示诚挚感谢。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为刘世锟、王斌、季发桂、黄国壮颁发志愿服务证书,对他们在徐州疫情中的爱心奉献、友爱互助、责任担当表示尊敬,对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科学有序、精准有效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不畏艰险、逆行而上,生动展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表达了感谢。 他们是建设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发展,电建市政人工程建到哪,哪里就是家,他们总会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文化,更好地进行工程建设,填补基础设施建设的空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我的城,我来守”。疫情来了,志愿者选择挺身而出、主动作为,他们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企业发展未来的希望,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
浏览: |